近1/5中国男性死于卷烟,电子烟会是“救命良药”吗?
近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发布的论文指出,近20%的中国成年男性死于卷烟。
图:论文发表于《柳叶刀-公共卫生》
研究由中国科技部等机构支持,英国牛津大学陈铮鸣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王辰教授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的研究团队共同牵头完成。这是国内首个系统检查吸烟与全身疾病关系的大型全国性研究,共对超51万中国成年人进行了长达11年的随访调研。
研究分析了卷烟与470种疾病和85种死因的关系,发现在中国,卷烟与56种疾病和22种死因显著相关。很多疾病和卷烟的隐藏关系超乎想象,烟民知道自己可能因吸烟患上肺癌,却未必想到自己的肿瘤、脑出血、糖尿病、白内障、皮肤病甚至传染病、寄生虫病,都可能与卷烟有关。
数据显示,调研对象(年龄区间为35岁-84岁)中,约20%的男性和约3%的女性死于卷烟。中国卷烟几乎都由男性消费,研究预测,1970年后出生的男性将成为受卷烟危害影响最大的人群。“当前有大约2/3的中国年轻男性吸烟,而且他们中大多数人在20岁前就开始吸烟。除非他们戒烟,否则大约有一半的人最终会死于由吸烟导致的各类疾病”。北京大学李立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
戒烟迫在眉睫,却是难题一桩。据光明日报2021年报道,仅靠意志力“干戒”的中国烟民,戒烟失败率高达90%以上。不过随着相关知识的普及,一些烟民会选择戒烟门诊,还有烟民改用电子烟。
据英国政府官网,电子烟已成为2022年英国烟民最常用的戒烟辅助工具。《柳叶刀-公共卫生》2021年7月发布的研究论文明确指出,用电子烟辅助戒烟的成功率普遍比“干戒”的高5%-10%,且烟瘾越大,用电子烟辅助戒烟成功率越高。
图:该研究由美国知名癌症研究机构“莫菲特癌症研究中心”主导,研究人员会发放科普手册帮烟民正确认识电子烟
国际权威循证医学学术组织——考克兰协作组织(Cochrane Collaboration)更在7年内接连发布5份报告,证明电子烟有戒烟作用,且效果优于其他戒烟方法。其在2021年9月发表的最新研究综述中指出,对全球超1万名成年烟民进行的50项专业研究证明,电子烟是有效戒烟工具。“关于电子烟的科学共识是,电子烟虽不是完全没有风险,但危害远不如卷烟。”该综述主要作者之一、Cochrane烟草成瘾小组的Jamie Hartmann-Boyce说。
电子烟的减害效用也在不断得到证实。2022年10月,中山大学药学院研究团队发表论文称,在相同尼古丁剂量下,电子烟气溶胶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小于卷烟烟雾。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例,2020年10月发表在知名期刊《慢性病治疗进展》的论文指出,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烟民改用电子烟,可让病症恶化程度减少约50%。可当电子烟用户复吸卷烟后,据2022年5月波士顿大学发布的研究结论,其出现喘息、咳嗽等症状的风险将翻倍。
“考虑到(卷烟危害的)延迟效应,未来中国成年男烟民吸烟造成的总体疾病负担将远大于目前的估计。”论文作者表示,需尽快采取更严格的控烟及戒烟措施,以挽救无数生命。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2-28加拿大烟草减害专家:欧美多国吸烟率快速下降,全因推广电子烟等减害产品
- 06-05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研究指出,监测十余种指标,卷烟对肺的损害始终比电子烟多
- 03-03关于电子烟的7大离谱研究结论盘点,你被骗了多久?
- 01-24这10个原因,让许多人唱衰电子烟
- 10-22强生达成13.5亿双抗疗法合作 中新药业董事辞职
- 03-29无糖、代糖饮料对健康有好处?人造甜味剂,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 08-02强生医疗陈曦:人才是一个企业创新的最核心资产
- 03-29生物医药转化难在哪儿?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 11-17福州大学最新发现:电子烟对细胞毒性的影响相对较小
- 02-17菲律宾各界人士呼吁烟民改用电子烟:让1600万烟民有机会远离烟草危害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7-05一种水螅为衰老和再生提供新见解
- 07-05运动数据有助提早发现帕金森病
- 07-05一种水凝胶可再生子宫内膜,有望治疗不孕不育症
- 07-05逆转衰老新突破:一针改善老年灵长类动物的记忆
- 06-09多国研究证实电子烟不会引起高血压,烟民改用电子烟后高压降低10mmHg
- 06-09金融赋能 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壮大
- 06-09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
- 06-09朗玛“AI全科医生”出道——智慧医疗让看病更简单
- 06-05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研究指出,监测十余种指标,卷烟对肺的损害始终比电子烟多
- 06-05西门子医疗将投资8,000万欧元在德国福希海姆建设全新的半导体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