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冠疫苗平台技术,实验性mRNA艾滋病疫苗前景看好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科学家表示,一种基于mRNA的实验性HIV疫苗在小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显示出希望。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该项研究表明,这种新型疫苗是安全的,并能引发针对HIV样病毒的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与未接种疫苗的动物相比,接受初免疫苗后多次加强接种的恒河猴,感染猴/人免疫缺陷嵌合病毒(SHIV)的风险降低了79%。论文合著者、NIAID所长安东尼·福奇表示,这一研究结果代表了一种有前途的方法。
实验疫苗的工作原理类似于mRNA新冠疫苗,但并不携带冠状病毒刺突蛋白的mRNA指令,而是提供编码指令来制造两种关键HIV蛋白——Env和Gag。接种动物的肌肉细胞将这两种蛋白质组装在一起,产生病毒样颗粒(VLP),其表面散布着大量Env副本。这些VLP由于缺乏HIV的完整遗传密码,能像HIV一样刺激免疫反应,却不会导致感染或疾病。
研究人员报告说,在实验中,两次注射形成VLP的mRNA疫苗在所有动物中诱导了中和抗体。根据mRNA指令在小鼠中产生的Env蛋白与整个病毒中的Env非常相似,这比之前的实验性HIV疫苗有所改进。
研究团队随后在猕猴中测试了Env-Gag VLP mRNA疫苗。疫苗接种方案的细节在接种动物的亚组之间有所不同,但都涉及用经过修改以优化抗体产生的疫苗来启动免疫系统,并在一年内进行了多次加强接种。加强疫苗包含来自两个HIV进化枝的Gag mRNA和Env mRNA,而不是初免疫苗中使用的那个。研究人员使用多种病毒变体来优先激活针对Env中更保守的“共享”区域(广泛中和抗体的靶标)的抗体,而不是针对每个病毒株中差异更大的可变区域。尽管递送的mRNA剂量很高,但疫苗耐受性良好,在猕猴中仅产生轻微的暂时性副作用。
从第60周开始,免疫和未免疫猕猴对照组每周通过直肠黏膜暴露于SHIV。由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不易感染HIV-1,因此科学家在实验环境中使用嵌合SHIV,因为该病毒会在猕猴中复制。经过13次每周接种,7只免疫猕猴中有2只未感染。其他免疫猕猴的感染总体延迟,平均发生在8周后。相比之下,未免疫猕猴平均在3周后被感染。
来源:科技日报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10-07罗勒中的天然化合物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保护作用
- 02-16绝地反击!2700亿白马涨停 医药板块掀起涨停潮!
- 03-22B轮融资2.3亿美元之后,基因书写公司Tessera Therapeutics或将带来下一波基因浪潮
- 05-05线虫为癌细胞转移研究提供新线索
- 05-18辉瑞/BMS的Eliquis未能在瓣膜置换术后难治患者中显示益处
- 03-28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有何不同?小切口化解大问题
- 05-31新研究揭示:烟酰胺还可调节视网膜功能 有效改善青光眼
- 04-28阿里健康 “码上放心”平台:升级打造临床新药研发 “电子身份证”
- 12-20最新《自然》:中国科学家揭示白癜风发病机制
- 11-23开标在即!45个药品带量采购要报价了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0-30奥泰医疗并入先导科技集团,打造高端医疗影像全产业链
- 10-30药明康德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增长
- 09-18新型药物可阻止器官移植中的关键衰老机制
- 09-11迪哲医药全球首款T细胞淋巴瘤JAK1抑制剂戈利昔替尼研究成果刊于《肿瘤学年鉴》,影响因子高达51.8
- 09-11阿斯利康在2023欧洲呼吸学会(ERS)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其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转型为吸入剂和生物制剂综合治疗的过程中处于领导性地位
- 09-11宁科生物实控人被立案,屡次转型却连年亏损…
- 09-06医疗康复:脑机接口产业化第一站
- 07-05一种水螅为衰老和再生提供新见解
- 07-05运动数据有助提早发现帕金森病
- 07-05一种水凝胶可再生子宫内膜,有望治疗不孕不育症